依山傍海的浙江臺州,是中國股份合作制的發源地。這里民營經濟占比達99.5%,堪稱我國民營經濟最集中、最活躍的地區。
以“民營經濟立市、制造之都立業、墾荒精神立心”的臺州,也是中國制造業重鎮——超過6.9萬家制造業企業,有299個產品在細分市場占有率居國內外第一。
在貫徹新理念、融入新格局的今天,“臺州制造”如何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?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探訪多家臺州企業,希望從奮力進擊的市場主體中找到答案。
模具號稱“工業之母”,其市場行情起伏被視為制造業的“晴雨表”。記者“臺州制造”調研的第一站,正是以“中國模具之鄉”著稱的黃巖。這里的注塑、吹塑和擠塑等塑料模具產量,分別占全國的30%、40%和80%。
去年上半年,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暴發,防護口罩供應嚴重短缺,生產口罩“心臟”熔噴布的重要設備——熔噴模頭大爆冷門,攪得行業沸沸揚揚。
各地客商紛紛涌入黃巖,熔噴模頭一模難求。黃巖不少模具企業隨機應變,加入到熔噴模頭生產大軍之中,指望能從中“撈一把”。
隨著國內防疫物資供應日漸充足,熔噴模頭市場迅速回歸平穩。有人賺得盆滿缽滿,有人賠得血本無歸。一位業內人士感慨,“幾個月前值一套房的模頭,怕是只能當廢鐵賣了”。
廢棄的熔噴模頭淪為一堆廢鐵。均由受訪者供圖
然而同在黃巖,一街之隔的兩家知名模具企業,用自己的選擇告訴人們:把握機會與堅守方向并不矛盾,企業家要有比賺錢更遠大的目標追求。
精誠:
冷門模頭何以“爆冷門”
在2020年的黃巖智能模具小鎮,精誠時代集團(以下簡稱精誠)董事長梁斌成了最被同行艷羨的企業家。
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,精誠的熔噴模頭訂單井噴。“以前連代工在內,一年都做不了100套,這回8個月做了1000多套。”梁斌受訪時稱,這就是中國制造的疫情反應速度。
精誠副總經理陳福蓬告訴記者,去年精誠生產的高端熔噴模頭、防護服面料模頭,分別占國內市場的八成和六成以上,銷售額達10億元。
在同行眼中,精誠是這輪熔噴模頭行情的頭號贏家,但與那些“撈一把”者截然不同。
熔噴模頭抗疫派上大用場
熔噴模頭是擠出平模頭的一個小品類,原本在精誠產品目錄中的占比微不足道。
2020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,精誠接到為恒天、中石化等央企直供熔噴模頭的訂單。
“中石化訂購3.2米的熔噴模頭,我們交付只用29天,創造了迄今最快的生產紀錄。”提起臨危受命助力疫情阻擊戰,梁斌難掩自豪。
疫情之下,國內眾多廠商轉產口罩、防護服等醫療物資,熔噴模頭和防護服面料模頭的價格,一度被炒上了天。梁斌最忙碌的時候,一天要接400多個電話,客戶們討論的重點不是價格,而是反復跟他爭取交貨時間。
眼看著廠門口拉貨的車輛排起長龍,這名氣質儒雅的企業家不禁感慨:人們常說樓市火爆,場面也不過如此吧?他告訴記者,2020年精誠營收13.7億元,高于往年四倍多。
“這回精誠可賺嗨了。”當地一位行業人士對記者稱。梁斌卻不以為然:“天天惦記賺錢,結果往往賺不到錢。只有專注把一件事情做好、做對,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。”
早在2015年,精誠就已完成了熔噴模頭的研制。“當時,我們判斷二孩政策放開后,用于生產母嬰用品的熔噴布將大有市場,這會帶來熔噴模頭需求上升。”陳福蓬回憶說。
誰知,沒等來預期的“嬰兒潮”,卻先遭遇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。面對需求急劇增長的熔噴模頭市場,已積累5年經驗的精誠迅速乘勢而上。
精誠集團員工正在檢測擠出平模頭核心流道。
“熔噴模頭屬于標準化的模具,數據都是通用的,搞模具的一看都明白,但真做起來發現想得太簡單了。”一位悔不當初的黃巖模具企業主,坦言自己盲目跟風的心路歷程。
梁斌則認為,生產熔噴模頭看似不難,技術門檻并不低,想做好不容易。“后來市場上一些熔噴布,因此出現了質量問題。”他對記者解釋道。
陳福蓬給記者打了一個比方:“它的原理就像擠牙膏,光知道怎么擠出來不行,還需要手感。溫度、流速、流量、剪切率等等,這些因素都要考慮和掌握。”
在梁斌看來,做企業不能憑沖動,疫情畢竟是偶然事件,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的方向。
“當時如果產能夠的話,再多10億元訂單也沒問題。企業要堅守自己的方向,在細分行業做精、做細,規模自然會上來。”梁斌說。
躋身擠出平模頭全球前三強
1998年,梁斌決定創業時,黃巖最紅火的是注塑模具。他卻選擇差異化發展,進入相對冷門的擠出平模頭制造領域。
擠出平模頭是生產板、片、膜等制件的關鍵成型裝備。當年梁斌聽從專家建議,開始關注擠出模具技術及市場前景。他發現與其他類別的模具相比,歐美擠出平模頭企業發展時間短,而國內這個細分產業尚未起步,還屬于一片藍海。
當時,即使在“模具之鄉”黃巖,也沒人知道怎么做擠出平模頭,連國內出版的專業書籍中,也只有簡略的相關知識介紹。梁斌從基礎知識學起,靠自己一步步摸索。
2004年,自信滿滿的梁斌帶隊赴德國杜塞爾多夫,參加國際模具展覽會,直到展會結束,也沒簽下一張訂單。后來他才知道,德國人一眼就看出精誠模具結構設計不合理。
如今,精誠已是全球最大的平面擠出模頭制造商,去年精誠模具產量達到3800多套,超過其長期對標的兩家美國公司產量之和。作為中國擠出平模頭的歷史見證人,梁斌深諳企業規模與競爭實力關系。
“在全球細分行業市場,產能第一的中國企業實在太多了,這并不值得標榜。美國EDI和科羅列兩家企業的創新能力非常強,精誠綜合實力目前可算是世界前三。”梁斌說。
從德國無功而返后,精誠決定打入用戶非常挑剔的日本市場。經過十幾年努力,從剛開始產品質量達不到對方要求,到成為日本市場占有率最高的進口廠商,精誠品牌影響力逐漸放大。幾個國外行業巨頭還動了收購它的念頭。
梁斌當初選擇做擠出平模頭,也曾擔心產品市場規模過小,難以支撐企業長遠發展。但隨著中國大陸成為“世界工廠”,國內擠出模具的市場呈爆發式增長:一次性透明飲料杯、鋁塑復合板、PC中空板……各種板、片、膜等產品層出不窮,精誠順勢做大做強。
早年iPhone第一代、第二代手機上市時,95%的配件都來自境外。用梁斌的話說,那個時候只有了解的份,一點參與的機會都沒有。
如今,市面上知名品牌手機的零部件,如后蓋板、屏幕導光板、鋰電池隔膜,包括折疊手機屏幕必不可少的材料——PI膜等,很多都用精誠的模頭生產。與中國制造升級同步,精誠逐漸嵌入蘋果、華為等科技公司的產業鏈,這也讓梁斌身價倍增。
上下游合作圍繞產品做升級
當“規模自然上來”時,企業家需要思考未來的路如何走?產量位居世界第一的精誠,亦在尋找新的發展空間。
梁斌埋首擠出平模頭20余年,切實感受到行業的變化——“大路貨”訂單越來越少,個性化訂單越來越多。過去客戶80%的產品相同,20%的不一樣,最近幾年正好反過來了。
同時,國內塑料企業正從傳統塑料向功能性塑料進軍。過去食品保質期一般是半年,現在要求一年甚至更長時間,不允許添加防腐劑,包裝材料的隔氧效果變得十分重要。
精誠車間一角。
精誠經過一張張訂單的錘煉,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設備商。往往客戶提供的需求,只是終端產品的長寬厚度,或是產品的材料組成,甚至只有產品的功能說明。
這就要求技術人員必須同上游材料商和下游客戶一起,根據物料特性做設計、搞研究。關注新材料,跟著產品一起迭代升級,使精誠在新材料和新工藝上有了更加深厚的積淀。
通過與上下游企業接觸磨合,精誠開始將產業鏈延伸到光學材料領域,在加拿大設立有機光電研發中心,主要研發智能玻璃和有機太陽能項目。
2018年,精誠與材料專家肖淑勇博士合作,成立浙江精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,通過擠出模具技術與有機光電新材料技術相結合,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“懸浮納米粒子控光智能玻璃”。
“我們采用自主研發的納米光閥技術,只需一個按鍵,就能精準調節玻璃透光度,達到遮光、控溫、節能的效果。”精一新材料科技執行總經理張昱喆說,該款玻璃將廣泛應用于交通工具、建筑等領域。目前,公司正與福耀、AGC等汽車玻璃生產供應商洽談合作。
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。梁斌告訴記者,海外同類產品的高昂價格,讓國內車企望而卻步,但這正是精誠的機會所在。
凱華:
拒絕聞風而動“掙快錢”
如果說精誠靠多年積累順勢而為,成了熔噴模頭行情的大贏家,與其一街之隔的浙江凱華模具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凱華),則是“不趕行情,卻贏得了行情”的逆襲者。
面對做熔噴模頭掙快錢的誘惑,凱華創始人梁正華不隨風起舞,堅持“把自己的事情做好”,專注汽車儀表盤模具、保險杠模具等主業。
盡管受熔噴模頭行情影響,凱華獲得了比往年更為豐厚的回報。
像蜂鳥一樣既有速度又有激情
1994年,浙江大學畢業生梁正華本可以留在省城杭州,可他卻放棄分配,執意回到家鄉黃巖。
“小時候,和村里的小伙伴們一起看電視,就覺得當老板特別威風。”梁正華笑言當時選擇回老家,就是一心想要做老板。
2000年,已在模具行業摸爬滾打6年的梁正華,創辦凱華圓了自己的“老板夢”。與梁斌選擇冷門細分領域不同,凱華專攻黃巖模具中最熱門的汽車注塑模具。
在業內以“大”聞名的凱華,號稱“全球少數幾個掌握特大型注塑模具技術的企業”。
凱華技術研發部經理林連明回憶,當年畢業找工作,他比較了幾家有意向的模具企業,后來決定選擇凱華,正是因為“這家企業做大型模具,看起來更厲害一點”。
作為全球最大的塑膠模具制造商之一,凱華也是國內第一家擁有3300T成型設備的模具企業。不過,梁正華偏偏選擇了世界上最小的鳥類——蜂鳥,作為企業標識。
凱華企業標識。
“我希望凱華像蜂鳥一樣,既有速度又有激情。”梁正華指著辦公樓外墻上的蜂鳥標識對記者道。
“黃巖火車站滿眼都是模具企業的廣告,但若想贏得訂單,還得靠速度。”凱華國際市場部副經理林威說,“今天的客戶不僅要求交貨周期短,還要考慮使用你的模具,能不能提高他的生產效率。”
曾跑過國內多地馬拉松賽事的梁正華,并不諱言自己對速度的追求。他曾把公司辦公樓建成火車頭的形狀。
2020年2月,受疫情的影響,凱華員工無法正常到廠。為保證國外業務不受影響,以技術部、市場部、項目部及加工部共有94名員工線上辦公,實現項目進度零異常。
要讓自己變傻、變傻、再變傻
去年上半年,熔噴模頭行情一片大好時,這只兼具速度與激情的“蜂鳥”——凱華卻沒有聞風而動。
當時,連一些為凱華做配套的加工企業,也都一窩蜂去做熔噴模頭。“即使我們的加工費提價,也沒有人接訂單,導致供應鏈一度癱瘓。”梁正華回憶道。
為了找到零部件供貨商,他一個人跑到上海、江蘇、廣東、青島等地,期望從外地尋找合作廠商,將已經斷掉的供應鏈補上。
疫情之下,梁正華從始至終沒有“趕潮流”的念頭。“別人做熔噴模頭都賺了幾千萬、一個億了。有人不理解就問我,你設備這么好,為什么不去賺?但我只想把主業做好,別的我做不了。”梁正華如是說。
愛好跑馬拉松的梁正華,深知做企業不是百米沖刺賽。“我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晰,做最專業的注塑模具。企業有了明確的目標定位后,一定要讓自己變傻、變傻、再變傻,堅持、堅持、再堅持。”
由于許多同行都忙著掙快錢,打亂了原有的生產計劃,產品訂單和服務受到影響。為了保證供應鏈安全,不少客戶將訂單轉給了保持正常生產節奏的凱華。用林威的話說,不跟風不意味著一定錯過了行情帶來的紅利。
凱華員工正在記錄模具數據。
事實上,凱華這只“蜂鳥”追求速度,卻并不莽撞;目標清晰,又不失靈活。
疫情之前,凱華國內外業務各占50%。海外業務中,美國、歐洲、日本市場各占30%。
2020年初,國內很多客戶沒有在第一時間復產復工,但手中握有大量海外訂單的梁正華心中不慌。等到4月份,疫情在全球蔓延,凱華的國內業務又恢復了正常。
梁正華告訴記者,去年美國市場訂單下滑得厲害,但企業通過開拓日本和泰國市場,依然實現增長。
盡管汽車注塑模具現在為凱華提供了65%的訂單,企業亦謀求在物流、家具、家居、家電,以及醫療器械等多個領域發力。
在陳列著汽車儀表盤和戶外用品的展廳,梁正華對記者談起未來:“我不懂的行業,堅決不碰。公司的業務拓展,要從模具主業延伸。打個比方,客戶用我們模具生產出來的產品銷往全球。未來能不能把中國區的產品制造直接讓凱華承接?”
一場從跟跑到領跑的馬拉松
在梁正華看來,經營企業更像在跑一場馬拉松。凱華創立之初,只能給其他模具企業做配套加工,兩年后才開始生產模具。
2005年,設計師鄧超跳槽過來時,凱華的規模在黃巖模具行業并不出眾。
“之前工作的那家企業規模還大一點,但經過了解,我感覺凱華的氛圍更蓬勃向上,前景更好。”如今鄧超已成長為凱華供應鏈副總經理。
2006年,凱華進入快速發展期。行政部經理閆慧玲回憶,當時凱華為臺灣東陽模具做代工,來了兩三名臺灣專家駐廠指導。所有項目開始實行表單管理,產品從童車模具升級為汽車模具,企業生產工藝和管理水平都發生了質變。
隨著公司在上海、西班牙設立辦事處,海外訂單越來越多,凱華又迎來了一項革命性的變化——建立自己的設計標準庫。
正在制造中的模具。
早年黃巖模具企業的設計,全靠模具組長個人經驗,習慣邊做邊改。同樣的產品,換個人再做一次,質量控制存在很大差異。
隨著與法雷奧等海外客戶的合作越來越多,為穩定產品質量,提升設計效率,2008年前后,凱華開始一邊參考大客戶的標準,一邊從實踐中總結經驗,建立自己的設計標準庫。
閆慧玲稱,凱華是黃巖注塑模具企業中,首家實現完全由設計指揮加工的企業。
剛建立標準庫的那幾年,凱華設計人員成了整個黃巖模具行業的“香餑餑”。林連明回憶說,每天下班都能看到,廠門口蹲滿了前來挖人的“說客”。與他同批進廠的60名大學生,現在僅剩兩名還在凱華。
林連明也被邀請參加過一次飯局,席間對方開出了優厚的條件。他思慮再三,還是選擇留下來。
近年,凱華又推出品質月報會和經營月報會的“兩會”制度,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。
“全公司中高層都參加,每個部門經理都要上臺匯報。不論遇到什么問題都可以說出來,大家一起探討。”閆慧玲說。
作為黃巖模具產業集群的代表企業之一,凱華自主研發的Mucell微發泡技術,一度打破國外技術壟斷。2020年6月11日,凱華國家工業強基項目——節能汽車微發泡成型技術實施方案,通過了工信部的工業強基項目驗收。
正在制造中的模具。
公司項目總監蔣建華介紹,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,運用微發泡技術,能減重8%-20%,順應汽車節能減排輕量化的大趨勢。目前,凱華已成功引進并改裝了3臺微發泡成型設備,位居行業領先地位。
“2004年,我去德國參加展會時,就下決心一定要把凱華的模具做到全球前三名。這是我的夢想,也是企業的目標。十幾年來,凱華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在前進。”梁正華說。